关于珠晖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预算报告
第二部分 预算草案附表
表一: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表(草案)
表二: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草案)
表三: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财政收支平衡表(草案)
表四: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草案)
表五: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明细表
表六: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表(部门预算经济科目)
表七: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表(政府预算经济科目)
表八: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表九: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表十: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表
表十一:2022年珠晖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表十二: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分项目)
表十三: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分地区)
表十四: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表十五: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表十六:2022年珠晖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表
表十七: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表十八: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情况表
表十九: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表二十: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表二十一: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表(草案)
表二十二:2022年珠晖区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表二十三: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二十四:衡阳市珠晖区2020年、2021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余额及 2022年还本付息情况表(分项目)
表二十五: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二十六:衡阳市珠晖区2020年、2021年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余额及2022年还本付息情况表(分项目)
表二十七:2022年衡阳市珠晖区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二十八: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表
第三部分 2022年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关于珠晖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5月6日在珠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朱迎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衡阳“三强一化”建设,推进打造现代产业强区,建设幸福美丽珠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80万元,增长18.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482万元,下降8.94%。其中:地方税收21389万元,下降5.23%,税占比77.83%,提高了6.55个百分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977万元,同口径下降15.48%。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557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41789万元,专项债券收入23100万元,上年结余148万元,调入资金520万元。支出56195万元,结转下年9362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489万元,上年结余146万元。支出0万元,结转下年635万元。全部为上级补助。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108万元,支出11797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2021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89000万元,全部为政府债券,其中:一般债券51000万元,专项债券38000万元。
(二)财政工作情况
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持续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切实兜牢“三保”底线,突出夯实民生保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1.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着力保障疫情防控。克服空前减收增支困难,统筹疫情防控资金1105.73万元,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累计支持公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2.1万剂次,实现3岁以上人群全覆盖。二是助力企业纾困发展。顶格执行各类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整合优化财政奖补政策,提高财政奖补资金效率和质量,奖补衡阳人力资源现代产业园符合条件入驻园区企业资金6117万元。三是优化政府营商环境。将货物类、服务类、工程类项目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分别提高到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扩大单位采购自主权;取消预算金额200万元以下项目的投标保证金,减轻企业资金负担。全年实施政府采购项目45个,采购预算总金额9278.28万元,电子卖场成交7748笔,采购总金额9926万元。
2.统筹保障民生工程
全区民生支出8943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5.17%。
一是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主动适应经济下行严峻形势,持续贯彻中央和省市区“过紧日子”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收回低效闲置存量资金12911万元,保障重点领域民生支出和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刚性支出,严控一般支出。二是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600元,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80元、79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0元。三是稳定就业创业。统筹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291万元,拨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141万元,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惠及1638人,为474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618.76万元。四是均衡教育资源。统筹投入教育部门相关经费24670万元,服务区内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五是持续推进“五个统一 ”。动态了解重点项目资金去向,合理安排调剂资金,效果明显。新增8个重点项目纳入统一管理,调剂资金8988.83万元,缓解过渡费发放、项目拆迁扫尾、安置房建设资金不足等困难。六是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收到直达资金31338万元,支出进度100%,有力支持“六稳”“六保”。
3.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一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共安排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871.47万元,用于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雨露计划、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501.9万元,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工作。发放“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11494.06万元。二是支持改善生态环境。统筹投入生态环保经费590.43万元,用于支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村厕改、水资源管理等。三是支持加强城市管理。统筹投入资金16522万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片区棚改项目实施。四是支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雪亮工程”、扫黑除恶、禁毒治乱等资金需求,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统筹化解财政风险
一是兜牢“三保”底线。2021年三保支出100124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51893万元、保工资43159万元、保运转5072万元,“三保”支出控制在财政预算范围内。二是严控政府投资。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或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严格执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坚决遏制通过金融机构违规融资或变相举债,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三是科学合理化债。除“三保”支出外,财政资金优先确保化债任务完成和债务利息平衡,预算内安排化解隐性债务到期本金3900万元,确保我区债务风险等级控制在相对安全地区。
5.统筹规范财政管理
一是大力实施财源建设工程。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落地增效,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落实各项现代产业扶持政策,推动财源建设工程平稳铺开。二是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方位监控预算编制和执行全过程,强化了预算刚性的制约和监督,增强了预算对上级重大政策的保障能力。三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监控预算单位年初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及时纠偏调整,共调整压减项目经费2449万元,提升资金绩效和政策效能。四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制定《关于印发珠晖区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采用“单位自评+联合抽查复核”形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范围,防范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五是投资评审成绩显著。发挥为区委区政府把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关的作用,完成财政评审(含评审说明)项目163个,审定总金额98679.94万元,综合审减率14.12%。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全区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预算平衡难度增大,区级财政运转趋紧,绩效管理有待加强,债务化解任务繁重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服务衡阳“三强一化”建设,加快推进珠晖“三高五区一跨越”,统筹发展和安全,精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稳妥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为继续做好全区“六稳”“六保”、保持经济合理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编制原则
1.科学安排收入预算。落实《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科学稳妥合理编制收入预算。既考虑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又考虑发展总部经济、现代产业链建设,确保预算安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水平相适应。
2.积极调整预算方式。突出零基预算理念,纠正不合理不合规支出,调减低效无效支出,打破基数概念和僵化固化格局,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
3.精准保障重点支出。优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统筹保障债务还本付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其他区级可用财力无法保障的重点项目,通过争取债券资金、上级转移支付等方式保障。
4.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办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行政经费。严格控制专项经费,项目安排对标政策,除上级和区委区政府新增重大支出决策外,原则上不新增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5.着力提升政策效能。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低效资金一律整改,无效资金一律收回,沉淀资金一律盘活;进一步规范预决算公开工作,强化部门主体责任,确保预决算全面规范、公开透明。
(三)主要指标
1.公共财政预算
(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51741万元,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9268万元,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23421万元,增长9.5%;非税收入5847万元,下降4.04%。
(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13924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832万元,上解支出4407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区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12967万元,支出安排12429万元。
3.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我区无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资金,所以未编制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地方政府债务
我区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将按照《预算法》规定,在政府债务限额内,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项目、中央专项资金,减少财政支出压力。2022年已收到新增一般债券600万元,需支出600万元,拟安排用于预算内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等公益性资本支出项目。
(四)落实措施
推进资源统筹,积极开源节流,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助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财源建设,稳健财政运行。压实产业主管部门、财源建设工程成员单位主体责任,调动全区上下共抓产业建设、共谋项目发展的积极性。落实好积极的、提升效能的财政政策。探索建立精准、可持续的产业政策和税收贡献挂钩机制、以税收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从源头上重视财源培育和建设,提升经济,增长收入,稳定财政运行。
整合财政资源,集中力量办事。进一步深入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制度,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整合更多财力用于保障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点民生实事的资金需求。扩大存量资金清理范围,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全部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实施国有资产资源清查处置,处置收益优先用于稳增长、防风险和保基本民生。
聚焦结构优化,支出有保有压。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进一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推动专项资金、债券资金、直达资金尽快落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形成实物量。推动现代工业产业链建设,支持保障城乡治理标准化等“三高五区一跨越”建设重大政策支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债务管理,守住风险底线。坚持量力而行搞建设,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源头管控,严格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论证,做到无来源不立项,无预算不开工。按照财政支出优先顺序,制定到期债务合理化解方案,除“三保”支出外,优先确保化债任务完成和债务利息平衡。
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完善财政资金动态监管系统,采用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云软件,统一账套管理、规范科目体系、统一凭证模板、自动生成报表,实现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数据在会计中心的动态反应和集中存储,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对监督发现的问题,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加大处理结果公开力度。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深度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透明度,打造阳光财政。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推动珠晖“三高五区一跨越”贡献财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