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珠晖区教育局 > 教育在线

尺短寸长,择善取长;同课异构,同放异彩

              
【字体:

《论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月13日英发学校小学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同课异构活动。此次活动由郑丽芳、吕姣、唐嵘、李兰丽四位老师一起讲授了五下第11课第一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郑丽芳老师的这节课旨在通过几个历史大事的简要学习,让同学们感受中国革命的艰巨历程,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反复对比,拿旧中国的苦难与新中国的辉煌成就对比,对比中,激发爱国情感。其次,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课堂中,老师设计了让同学们写爱心卡庆祝祖国生日,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兴致高涨,感情真挚饱满,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

吕姣老师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导入,让孩子们记住这个重要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缓缓升起,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孩子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课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人民经过28年抗战,在新中国成立这天终于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翻身做主人。今天的中国正在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正一步步实现着蜕变,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将会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五年级的学生热爱历史,对历史有兴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有基本了解,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但学生们只了解大致状况及基本概念,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等问题不甚了解,对于国旗,国歌国徽的来历及深层含义也不甚明了。

基于学情,唐嵘老师安排了同学们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所做的政治准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旗、国歌、国徽背后的故事及其象征意义。

唐老师采取有效的课堂形式呈现丰富的内容,层层递进。在新课导入阶段,唐老师通过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图集导入新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唐老师先向学生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接着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通过前后对比感悟新中国成立时广大人民的喜悦心情。

随后通过播放电影资料、录音、图片合集等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要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观看老兵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视频时,充分感受到了国歌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颇受鼓舞,纷纷起立,向国歌致敬,向国旗致敬,向英勇奋战的老兵致敬,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在课堂上得到了升华,增强了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自信、家国情怀。

李兰丽老师用思维导图,以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形式导入新课。教学中,李老师组织开展了特色活动,让同学们认识了国旗、国歌、国徽。通过用《开国大典》的视频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学生们不光获得了最珍贵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情感,让同学们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的喜悦心情。

通过俄罗斯和乌克兰大战、华为孟晚舟事件、新冠疫苗事件拓展,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激发了同学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唱响了国歌,升华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强国之志。

"同课异构"的四节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现了四位老师不同的教学呈现方式,以及对教材的不同处理等,检验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课后教研组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对四堂课进行了评价,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现了奇妙的火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尝试,不仅给教师提供了专业盛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在"同课异构"的很多有关"同"的要求下凸现出的多元各"异"的教学魅力。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同时,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提升了教师教学智慧,提高了教研教学效果。

主办: 珠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衡阳市珠晖区教育局  地 址:湖南路车站坪2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050007

湘公网安备 43040502000121     备案号:湘ICP备10003342号-1     网站技术维护:0734-333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