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进行时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的问题,消除教学中存在的重应付、轻备课,课前不准备或准备不充分、上课随意盲目;重书本、轻学生,上课缺乏激情、缺少互动、不顾学生实际,照本宣科;重形式、轻效能,课堂活动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学生无收获现象,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全力提升教学质量,珠晖区实验小学本学期开展了"应对疫情,打造高效课堂"活动。
开学初,由学校教研室制订"应对疫情,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方案,交校委会讨论通过实施,各年级组组织学习活动方案,讨论落实。接着由学校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教学团队成员组成检查小组,分组进行随堂听课,参与教研组集体备课,检查教案、作业,调查学生、家长等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短短9周时间,检查小组共听课36节,分组参与教研组活动达60多次。调查学生和家长300多人次。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普遍反映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可以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来落实。抓住知识主线,重点突出,讲练适度: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不是本课目标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这种课堂模式完全可行。一般情况下,教师讲课把握在10—15分钟,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教师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之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但是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通讯员: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