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落实课程计划 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珠教通〔2020〕51号
关于印发《落实课程计划 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直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落实课程计划 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校按本《方案》,务必抓好思政课的落实,上好思政课。
珠晖区教育局
2020年10月26日
落实课程计划 提高思政课质量的实施方案
9月1日,求是杂志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首次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中小学思政课是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为强化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现就如何抓好思政课的落实安排如下:
一、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抓好思政课的落实。目前,中小学思政课主要是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中体现,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18年修订) >的通知》(湘教通〔2018〕585号)的文件精神,保证一到九年级每周2课时的教学时间,具体落实到学校各年级课表,并确保课时不被挤占、挪用。
二、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严格按照教师配比,配强配齐思政课教师,增加思政课教师的招聘数量;严把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把思政课教师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各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校的思政课教学比武;积极开展思政课教研活动,加强校与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各中小学校思政课,要按课标制定教学计划,分段教学,分段实施,循序渐进;加强对课堂质量的评估,定期检查教师教案;要把课程渗透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该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课程功能。在两者结合上要充分注意把握以下六点: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各中小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渗透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之中,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基本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实际,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行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起来,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和教育的魅力启迪、感染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在思想感情上认知认同,在学习生活中遵循践行,最终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好课:课前做好准备,有良好的预习、听讲、思考、练习、复习习惯,积极发言,自觉完成作业,各科学习成绩均衡发展。写好字:书写认真、姿势端正,字体美观,书面整洁。爱读书:养成读书看报、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会学习: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善于借助学习工具、网络及课程资源,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有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反思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独立思考、积极探究。能自理: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注重生活细节,生活有序,科学饮食,保证睡眠,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漱,衣着朴素干净,仪容仪表端庄大方。爱探究:热爱科学,爱动脑,有好奇心,勤思好问乐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会合作学习,乐于交友,善于交流表达。
(三)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爱锻炼:积极、主动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上好体育课,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爱好或擅长两个以上体育运动和艺术项目。健身心: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不嫉妒别人,能正确评价自我,做阳光少年。有自信:相信自己,意志坚定,生活乐观、向上,遇到困难努力克服,遇到挫折和失败不自卑、不灰心、不气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正确对待别人的表扬和批评。兴趣广:热爱自然,对新生事物兴趣浓厚,热爱每一天的生活,爱好健康、广泛。
(四)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勤动手: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社区服务的一些常识,眼中有活,心里有工作步骤,乐于动手,实践能力强。爱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形成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安全正确使用家用电器,能进行简单的清洁家务劳动。积极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社区劳动及节假日的服务性劳动。善观察:对事物有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在观察中学习、思考,提高想象力,具有创新精神。
(五)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能力。讲文明:用语礼貌,尊敬长辈,团结同学,与人为善,言行文明规范。诚待客:对人尊敬有礼貌,微笑待人,用语亲切,态度诚恳,真诚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有爱心:富于爱心和同情心,热心帮困,关心身边的人,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守纪律:遵章守纪,遵守社会公德、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则,特别是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讲公德: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举止文明,礼让谦和,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爱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增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言行一致,人际交往中信守承诺,诚信为人,具有初步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能力。爱家庭:尊重、关心家庭成员,理解体谅父母,孝顺感恩,听从教诲,能为家人分忧,学会调节家庭生活氛围。爱集体:把集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关心老师和同学,热心参加校内、班内和校外的集体活动,认真做好班级、学校清洁值日。爱家乡:关心家乡各项事业,关注家乡建设发展,热爱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努力为家乡做好事。爱祖国:爱护国旗,升国旗时立正站好、敬礼,唱国歌声音洪亮,充满自豪感,观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四、保证思政课学习效果
开展好思政课的课后评价和教学反思工作,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跟踪"和纠正,保障思政课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