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9年珠晖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的通知
珠教通〔2019〕7号
关于印发《2019年珠晖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
要点》的通知
区直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2019年珠晖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珠晖区教育局
2019年5月13日
2019年珠晖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根据《2019年衡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区实际,特制定《2019年全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及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一提高、两降低”的总体思路,着力解决影响“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教育在脱贫攻坚全局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主要目标
(一)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龄儿童少年100%就学,一个不少。
(二)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农村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非建档立卡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下同)100%享受国家政策资助,一个不漏。
(三)确保人、财、智、物等各项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同步聚焦。
(四)努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推进“三帮一”劝返复学。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和实地走访摸清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龄儿童少年底子,对今年省教育厅“一单式”系统中我区疑似辍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龄儿童少年进行逐一摸排,进一步想方设法对初查确定的失踪失联人员进行联系、查找,弄清去向及就读情况;进一步建立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明确一名教师、一名村干部、一名家长或监护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全面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台账,深入开展“三帮一”劝学助学活动,确保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龄儿童少年100%就学,不让一名孩子因贫辍学、失学;保障残疾儿童入学权利,依托特殊学校等加强各类残疾儿童在校教育和送教上门工作,确保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4%以上。
(二)持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坚持学籍地资助原则,积极推进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确保100%资助: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各项国家资助政策;普通中小学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发放教辅资料资助政策;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补天窗”资助政策;认真实施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3%经费进行学校资助的规定,积极开展“9.8助学活动”,加强学校资助;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全区全年社会捐资助学总资金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编制《珠晖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年度建设任务,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建设和消除大班额工作相结合,通过综合施策,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两类学校”教育质量,吸引广大农村学生就近在乡镇和农村学校入读,缓解城区学位供应压力;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按规划完成标准化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
(四)深入实施“校校结对帮扶”工程。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提升帮扶成效:按照《衡阳市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校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全区组织优质学校结对帮扶贫困村小学或教学点;全区组织开展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学校活动;积极动员、联系各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扶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乡村贫困学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衡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及《关于印发<衡阳市公开招聘教师实施办法(试行)>和<衡阳市乡村教师补充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衡教发[2019]13号),加大乡村学校教师招聘力度,做到“缺一补一、结构平衡”;增加省公费定向师范生“乡镇计划”申报计划,送培初中、高中起点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其中含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加大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师工作力度,实施“银龄支教计划”,通过定期交流、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持续推进国、省、市、县各级教师业务培训,培训计划指标70%向偏远乡村学校倾斜;鼓励和支持区教育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最可爱乡村教师”评选等表彰奖励活动;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
(六)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深入推进“三通工程”建设,加快推动乡镇以下学校及教学点的互联网宽带接入及网络条件下教学环境建设,对未联通的农村薄弱学校全部联动互联网;加强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教学资源同步共享;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努力做到优质资源平台全区全覆盖,将优质资源输送到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带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七)鼓励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鼓励共青团、妇联、工会和各类社会团体有序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扶贫支教、培训当地技术技能人才;把扶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范畴,加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教育扶贫的氛围。
(八)进一步完善教育脱贫攻坚督查考核机制。迎接县市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一季度一主题”专项督查与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补齐短板;实施对中小学年度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行中小学目标管理考核、经费分配等与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挂钩,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充分发挥“一单式”系统在数据服务、比对、监测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精准掌握学生资助与帮扶落实情况,跟踪监测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九)持续开展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持党建促扶贫,强化教育脱贫攻坚领域廉政和作风建设,开展腐败与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涉及教育脱贫攻坚的问题严肃处理,一查到底;进一步压实各学校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强化教育脱贫攻坚资金监管,对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督,防范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滋生和出现。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区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教育脱贫攻坚这一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教育要务的思想基础,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的决策部署,推进党建促扶贫,统筹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协调,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在脱贫攻坚关键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加强政策宣传。开辟多元化宣传窗口,多形式进行教育脱贫攻坚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扶贫工作,形成人人知晓教育扶贫政策、人人参与教育扶贫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成绩和亮点,挖掘典型事例,展示成果,弘扬正能量。
(三)强化问题整改。认真开展“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查促改,以改促提升,对上级督查考核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按期整改到位,同时举一反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四)创新工作方式。各校要围绕扶智和精准做文章,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金点子”、“好方法”、“新做法”,进一步提升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实效和精准指数,进一步增强贫困人群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珠晖区教育局
2019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