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珠晖区教育局 > 教育动态 > 文件通知

关于印发珠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


                            珠教通〔2021〕80号


关于印发珠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直中小学、乡镇中心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珠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珠晖区教育局

                              2021年12月16日

  






珠晖区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湖南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湘发〔2021〕21号)和衡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衡教通〔2021〕249号)的通知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全面构建各年龄段循序渐进、各学段螺旋上升、体现新时代特征和珠晖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着力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一)优化课程设置

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低年级注重劳动意识启蒙教育,以日常生活自理、班级集体劳动、简单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中高年级注重卫生、劳动习惯养成,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初中注重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

  (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1.突出学校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足开好劳动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以体力劳动为主,课外劳动时间占劳动课程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要注重手脑并用、形式灵活,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积极整合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教育内容,通过课程开设、学科渗透融合、课外校外活动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实施劳动教育。坚持落实学生值日、大扫除等制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各中小学校应分级分类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和审查意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鼓励各中小学校开发"劳动+"农业、工业、文化体验、生态、科技、信息等特色课程。

2.夯实家庭基础作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加强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利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支持孩子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3.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支持劳动教育开展。鼓励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实践场所,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鼓励各校结合乡村振兴、文明创建、文旅融合等工作,以多元多样的方式丰富劳动实践。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1.推进综合评价。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年级、学段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综合考评。鼓励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制定学生劳动清单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的评价办法。

2.注重记录写实与结果运用。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各阶段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完整有效。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三、切实强化劳动教育支撑保障

(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增加劳动教育投入,加快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基地),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

(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各校要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活动场所、实训基地。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满足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每年遴选建设一批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区级劳动教育实验校,打造一批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根据劳动教育需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其他各学科教师要全员参与,分工协作,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生产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和有一技之长的学校优秀教职工、社会人才等担任劳动实践特聘教师或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竞赛。配备区级劳动教育教研员,加强劳动教育研究与指导。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保障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四)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各学校要强化劳动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演示、预防演习、开设讲座等形式普及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和安全风险,在场所选择、材料选用、设备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岗位管理,明确各方责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着力抓好劳动教育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统筹规划,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确保劳动教育的经费、场地、设备、时间、师资、课程等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导检查。将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活动组织、教学指导等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育教学相关工作考核,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发掘各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向全区进行广泛推介。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充分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地方丰收节等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一系列优秀的劳动文化。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更好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主办: 珠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衡阳市珠晖区教育局  地 址:湖南路车站坪2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050007

湘公网安备 43040502000121     备案号:湘ICP备10003342号-1     网站技术维护:0734-333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