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街道】突出“四大聚焦” 打造“新风十清”

              
【字体: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效能再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促进“清廉社区”创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出亮点,珠晖区冶金街道新风里社区以“一核五入”里巷工作法为抓手,城乡治理标准化为契机,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提出以“严党风、强作风、淳民风、承家风、树新风”的“五风”建设思路,以“政治清明、班子清廉、干部清正、居务清爽、文化清源、民风清淳、家风清朗、环境清洁、活动清新、负面清零”为“十清”目标,以“四个聚焦”为重点,积极推进“清廉社区”建设标准化。

一、聚焦队伍建设,夯实清廉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按照“便于自治管理、区域相对独立”的原则,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里巷党支部+里巷管家”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根据地域大小将社区辖区分为2个小区,分别成立里巷党支部,同时发动支部骨干党员和辖区群众共同成立7支“里巷管家服务队”,按照“亮身份、亮职责”的原则,实行标准化公开亮相,实现所有楼栋单元、散户庭院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居民委员会班子、居民监委会成员、社区纪检员、里巷管家、廉情信息员共计约50人,采取“一站多员”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同时,探索打好“清廉机关+清廉村居”结合牌,联合区机关在社区成立机关驻社区“廉政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工作人员定期“坐堂”,与群众面对面互动,听取民意,接受监督,同时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实现“共建共享,双促双廉”。

二、聚焦责任落实,构建清廉机制。

立足“两单”(权力事项清单和主体责任清单),厘清权力底数,构建小微权力监督机制,特别是针对“三资管理”“小微工程”“补助救助”等重点领域的权力监督“短板”,制定社区小微权力清单(3类35项),并根据权力清单的内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公开权力运行,确保小微权力运行在阳光下。结合“里巷”工作法,创新开展“小区党建+五个到户”新模式,按照“骨干党员联系重点人员、普通党员联系一般人员”的原则,科学分配党员联系群众名单,走入居民身边开展“五个到户”活动,做到“六必看”“七必访”,同时,利用居民议事亭作为“清廉屋场”阵地,组织清廉屋场会,开展屋场话廉,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直面居民心中所想所盼所愿,实现信访无增量。截至目前,社区通过入户走访、清廉屋场会、线上收集等方式共发现问题25个,受理群众急难愁盼诉求39个,已解决问题34个。

三、聚焦廉政宣传,厚植清廉土壤。

充分挖掘本地廉洁人物、事迹、思想等文化资源,依托社区现有的里巷及亭台院落,打造“五廉阵地”(“廉廊”、“廉亭”、“廉院”、“廉堂”、“廉角”),连点为线,形成一条清廉氛围极为浓厚的清风行宣教路线。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十个一清廉菜单”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廉政警示教育活动25场。通过设立“微监督”公示栏和“晒监督”二维码的形式,打造“智慧平台”服务居民的“掌上监督”平台,实行“五公开一反馈”(即社区基本情况公开、班子成员公开、财务收支公开、小微权力运行公开、廉政风险公开、民情廉情反馈),将“人、岗、财、权、险”全面公开监督,让居民掌上“看家底”,线下“议家底”。今年以来,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及时收集化解矛盾纠纷,辖区内越级访、重复访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信访案件零新增。

四、聚焦民风传承,绘就清廉底色。

社区以建设“清廉社区”为契机,修订文明风尚“三大公约”,即《居民公约》《市场文明经营公约》《清廉公约》,推进社区移风易俗,用简明语句为居民生活、商户经营、干部奉公提供标准化的行为指导规范。在此基础上,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廉洁家风”等活动,以向上民风家风造就卓越人才,近年来,辖区内励志先进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如全国劳动模范蒋铁生、“振兴中华”三胞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刘玲俐等。通过规范市场经营,积极探索“党建+诚信经营”实践模式,打造并培育了4家“共产党员示范门店”,在党员示范门店设立“微岗亭”,通过党员商户“一店一岗带动一片”,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诚信经营和消费者消费者服务持续提升,构建了和谐经营氛围。(一审:陈蓓,二审:王艳,三审:肖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