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街道】 党员群众教育讲习所开展乡贤名家讲文化活动

              
【字体:

8月31日下午,为了使街道全体党员加强对苗圃地区发展历史的了解,街道特邀居住在苗圃街道光明里社区居民、曾经连任珠晖区三届人大代表、衡铁建筑段职工、熟悉苗圃地区发展历史的王善员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王善员在党课中,详述了苗圃这一地名的来源。辖区内的苗圃公园是一个很好的湿地公园,是能培育出好树苗的地方,所以这个地区就叫苗圃地区。生动讲解了曾经属铁路地区管辖的苗圃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铁道部将粤汉铁路局与湘桂铁路局合并为衡阳铁路局,局址在苗圃街道的保卫里,管辖湘、鄂、粤、桂、贵、赣等省的铁路。此后,衡阳铁路局历经多次撤并甚至搬离,但苗圃街的两颗古樟见证了衡阳铁路人成长。光明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以往只能从区路里道口和机务段道口进出苗圃的历史。近几年来,以街道、社区为主的“三清三建”等提质改造工程使苗圃旧貌换新颜,经过对建光里家属区、建湘厂家属区的提质改造工作及各社区办公场所的亮点工程,使辖区内的道路变宽了,路灯亮了,休闲场所也有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苗圃地区居民的幸福感。最后分享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四勤”工作法即勤走访、勤记录、勤答复、勤办事。通过“四勤”工作方法,善始善终的工作态度,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好代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课后,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子键对王善员的党课内容作了简要总结:一是讲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八十年代初,由社区居民、干部齐心协力、一砖一瓦建成的学习室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信仰和精神。二是纠结不清的铁地关系。从八、九十年代以铁路为主导的苗圃地区到2010年后,由“三清三建”提质改造工程改变了苗圃面貌,离不开苗圃街道、社区干部职工的努力。三是这堂党课的精华所在。即王善员同志的“四勤”工作法:勤走访、勤记录、勤答复、勤办事,提出“四勤”工作法是做好社区工作的根本,倡导我们的社区干部投入到利民便民爱民的工作中去,从而让大家感觉到在苗圃工作有一种自豪感、使命感、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