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资金+物资+服务+情感慰藉!珠晖民政打造社会救助"精准滴灌"新模式
冬日午后,阳光洒进衡阳市珠晖区茶山日间照料中心,身着灰色夹袄的钟爷爷,正在护理员的指导下锻炼身体。"我今年75岁了,在这里不仅吃得好,穿得暖,耍得自由,还可以和其他老年人一起下下棋、打打牌、讲讲笑话。"11月29日,说起自己闲暇惬意的日子,钟爷爷甚是满意。
茶山日间照料中心里,老人们其乐融融
如何更好地聚焦特殊群体,更好地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部门一直在探索和践行的重大课题。珠晖区民政局局长介绍,目前国家已有的社会救助制度注重普惠性,如何落实到特殊群体的身边?他们探索出一条"精准滴灌"的新路子。
珠晖区根据不同的对象的不同的需求,开展"资金+物资+服务+情感慰藉"多位一体社会救助,创新推出了"两化"救助延伸服务、"颐康怡养"服务以及"康馨"服务等"精准滴灌"救助新举措。为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珠晖民政专门制定精准服务手册,做到政策个性化、手段智慧化、内容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评估体系化。目前,珠晖区已实现"精准救助有保障、城乡统筹全覆盖"。
"两化"救助延伸服务,是指今年在对原有五类特殊困难群体开展"两化"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对象增加老工矿企业中失能半失能人员、一级残疾人、生活困难遗孀。该局通过自行开发的"两化"APP平台,实现线上接单派单,优化信息共享、服务管理两大功能。且实现服务对象、志愿者、社工、乡镇(村委)、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线下则大力开展"心"工程,"如家小屋""康康爱心食堂""临终关怀"等,并根据不同的对象的不同需求,制定服务手册,共有7大类服务项目110个服务小项。此项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了精准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按需救助,通过物质帮扶和精神关爱,做到了既扶困又扶志,实现了政府主导救助和社会补充救助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体现了民政的温度救助,智慧救助,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颐康怡养"服务对象为特困供养对象。该局为这类老人精准提供"上门服务、日间照料服务、集中照料护理服务"三大方式,为特困老人提供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及健身场所,免费提供营养中餐,每天对老年人进行血压和体温监测并送餐上门,还提供助医、助餐、助洁、各代办服务种(如代交水费电费燃气费等),较好地解决特困老人吃、住、穿、医、行、娱等难题。同时,将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费按全失能、半失能、全自理细分为9档;针对全失能、半失能对象有意愿集中供养的,可选择区内任何一家有资质的养老机构入住,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集中供养。此项服务缓解了监护家庭的照护压力,让他们在生活和医疗上得到全面照顾,既让特困供养人员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又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自信和尊严,是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的生动实践。
珠晖民政还针对低保户及边缘户中的重度精神残疾人开展"康馨"服务。采取集中康复为基础,分散康复为辅助的方式,开展服药训练、预防复发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各个主体切身需求的方面展开工作,从形式上既能完成康复的基础任务,又能方便集中统计、集中反馈相关恢复信息,有利于及时收集实际状况进而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分散在家的,主要提供上门服药支持、心理干预、生活指导服务。此项服务为破解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难题提供帮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个人融入社会、减轻家庭负担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
珠晖民政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资金+物资+服务+情感慰藉"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根据被救助者的需求,精准采取救助措施。今年以来,珠晖民政开展的"两化"救助延伸服务试点工作已经覆盖服务人数3000余人,服务人次达12150人次,服务时长达5万余小时,直接间接受益人数达2万余人。此外,"颐康怡养"服务组建了5支上门服务队伍,为生活不便特困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接送就医、精神慰藉、代办服务等服务,共计上门服务8369人次,还举行了健康知识讲座、庆生日、迎元旦、庆新春等活动,并发放了节日慰问品及四季衣物鞋。"康馨"服务运行以来,康复效果逐渐显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家庭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