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全区水利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字体:

全区水利防汛工作情况汇报

区水利局

2020年7月22日


今年以来,区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为主、防重于抗、抗重于抢”的工作思路,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这根弦,扎实做好水利防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雨情水情分析

  进入主汛期,湖南雨情凶猛。6月21日,全省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一轮降雨,省防指自6月21日12时起,在全省启动今年入汛以来第2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根据省气象台数据,截至7月1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087.7毫米,较常年偏多19%,共出现19次较强降水过程,其中15次强降雨过程发生在汛期。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661.2毫米,较常年偏多4%。省气象局分析发现,今年主汛期强降雨有三大特征:一是降雨表现在过程频繁、间歇期短,累计雨量大。数据显示,5月29日以来,湖南共出现9次强降雨过程,平均间歇时间2天。二是降雨存在北多南少的现象。尤其是主汛期,强降雨集中在湘中以北地区。湘西州、张家界、常德、益阳、岳阳、长沙等地区平均雨量534.3毫米,较常年偏多75%,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三是降雨极端性强,短时强度大。

监测显示,主汛期以来,湖南有34天出现100毫米以上大暴雨,14天出现2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

7月14日下午,省防指发布防汛预警,受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湘江干流永州至长沙河段已全线超警,衡阳站、衡山站分别于15日5时、15日11时超保证水位。省防办主任罗毅君表示,新一轮降雨来临后,因为降雨区域叠加,湘江、资江、沅水的水位又将出现洪水过程,湘江降到警戒水位以下之后还会复涨,可能会逼近保证水位,可能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根据省气象、水文部门研判,21日后,受副高北抬控制影响,全省降雨强度减弱,省内大部分地区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我省虽然降雨减弱,但长江中上游部分省市仍有持续性强降雨,来水量大,要高度重视我省四水干支流部分河段流域的雨情水情变化形势。

  1. 水利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入汛以来,区水利局聚集主责主业,勇于担当作为,防汛备汛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突出隐患排查处置。2月底以来,我局组织专人专班,对全区小型水库、在建水利工程、堤防、排渍机埠、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防汛部位开展3次安全隐患排查,累计排查隐患22处,对每一处隐患,及时督促乡街加快隐患处置。对乡街反映整改难度大,资金比较困难的问题,我局全力整合水利、移民资金,推动问题解决。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0万元,对红卫、新坪、尹家塘等水库大坝杂草杂树进行清除,坝体、溢洪道安全隐患进行除险加固;完成了湖东寺机埠拦污栅安装及机电设备维修;维修了范家垅机埠底板、排架,对机房进行了封闭式处理,更换了供电线路;完成了蜈蚣桥机埠底板、排架加固及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督促和平乡完成了戴家港机埠穿堤涵管漏水隐患的修复。新华堤在去年洪灾期间出现2处堤坝崩塌险情,我局整合移民600内和600元外扶持资金40万元,由和平乡委托设计公司抓紧做好项目修复设计等前期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二)加快水毁项目修复。今年来,我局加快推进2019年水毁项目修复工作进度,启动重点水毁工程实质性建设。茶山防洪堤应急处险工程争取省级专项资金100万元、区财政资金200万元,完成了茶山防洪堤黄洲、古城村段6处重大隐患部位的修复,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人民堤机埠重建工程已完成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由于目前正处主汛期期间,等湘江水位回落,即将开工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尽早发挥排涝减灾的作用。

(三)全面落实防汛保障。防汛物资储备方面,对库存防汛物资进行分类清点,及时预购砂、卵、水泥等防汛物资,目前,防汛物资仓库已储备应急排水移动泵车5台、发电机2台、编织袋4万条、彩条布50卷、钢管2000公斤等大宗物资。完成防汛应急排水移动泵、发电机、潜水泵等防汛器械调试保养,确保发生险情时能及时调运。值班值守方面,加强汛期值班调度,自3月28日起,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守,值班期间,值班领导与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保证雨情、汛情、汛令及时传达,并根据雨水情变化及时进行调度。

三、存在的主问题

(一)基础设施防洪能力薄弱东阳、茶山、白鹭湖防洪堤近几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堤防千疮百孔,管涌、渗漏、塌方非常严重,防洪能力较差;新华五四防洪堤因建设资金不足,尚有2公里的堤防缺口,一遇较大洪水,整个新华半岛基本被淹,全区2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还有8座水库大坝未进行除险加固,溢洪道、消力池、排水渠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部分水库因承包给村民养殖,常年处于超限汛水位,严重影响水库汛期安全运行。

(二)排渍机埠老化严重。由于我区排渍排涝机埠建设年代久远,老化严重,亟待维修改建。人民堤机埠即将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因资金短缺,只能分步实施;戴家港机埠今年虽进行了穿堤涵管维修,因没有达到设计建设标准,若要彻底解决排渍能力不足的问题,急需提质改造,必须新装一台155千瓦排渍机组;蜈蚣桥机埠排架梁柱开裂、钢筋外露、机组功率偏小,今年5月份虽进行了排架加固及机电设备检修,但要全面提升排涝能力,必须异地重建;木材厂机埠由弘湘公司衡木创业基地自建自管,排涝池小、涵管破损、容易倒灌,我局与弘湘公司多次对接,要求完成改造后移交,但因各种原因,工作进展滞后。

(三)水利建设资金不足。当前,全区防汛备汛最大的短板是水利设施欠账较多,最大的困难是建设资金不足。年初,我局通过市水利、发改等部门向省水利厅申报“四水治理”专项资金,投资概算1.8亿元,省水利厅一直未予批复。新华防洪堤按50年一遇标准建设,并对2公里缺口进行闭合,工程建设资金估算需7000万元,即使对现有防洪堤进行简单加宽加高,估算资金需1000万元以上。戴家港、蜈蚣桥等机埠全面完成提质改造或迁建,估算资金至少在1500万元以上,目前项目建设资金没有着落。

四、下步工作重点

(一)全面压实防汛责任。严格按照防汛责任制要求,逐级落实全区各类水库“三个责任人”(行政、技术、管护)和重要堤防“四个责任人”(行政、技术、管护、巡查)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座水库、每一段堤防、每一处危险区域,落实到防、抗、抢、救各个环节,做到了任务上肩、力量下沉,确保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作战有序,着力迎战下阶段因台风引发的强降雨。

(二)做好“十四·五”水利规划。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引领,科学开展全区“十四·五”水安全战略规划、水安全保障规划、水利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吃透“上情”,明确规划编制工作的方向性;着力了解“外情”,强化规划编制工作的全局性;着力把握“下情”,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针对性。

(三)加大争资跑项力度。作为水行业主管部门,我局积极与市区发改部门对接,加大项目争资跑项工作力度,目前茶山堤11.3公里和白鹭湖防洪堤约2公里2处提标改造工程,已通过市发改委完成立项,正在争取全省四水治理专项资金,两个项目计划争资约2.1亿元;力争将人民堤、戴家港两个机埠改造项目挤进全省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计划笼子,拟申报资金1200万元,目前已通过市发改申报。对这两个大的争资项目,我们将重点盯紧,长期跟踪,及时对接,确保争资跑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