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思考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思考
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新修的《预算法》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原则写入,并强调在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决算、信息公开等环节要体现绩效管理的理念和内容。而预算绩效结果的应用更是绩效管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现状,对绩效评价结果在区级应用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一、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必要性
(一)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时代要求。预算绩效管理强调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内容不仅仅是公共支出管理本身,更涵盖了整个政府管理的范畴,通过预算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强化政府部门履责意识。可以说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推动政府管理的切入点和重要工具,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模式变迁的需要,是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时代要求。
(二)推动财政支出决策科学化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进步,民生支出上升,政府机构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快速增长,通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与效益等进行分析评价,获取财政运行机制的相关信息,才能客观地反映财政支出政策的有效性和效率,逆向检验财政决策的正误,为今后的财政支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财政支出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规范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的必然选择。绩效预算作为一种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将发展目标和绩效指标纳入部门预算,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源头上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别是通过在绩效管理中发现预算支出项目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对策,要求相关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并汇报,不仅有利于预算单位改进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还有利于规范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发挥公众监督作用的有效举措。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与日俱增,预算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公开每一项支出,特别是重点支出,是保障公众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有利于发挥公众对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的监督作用,促使公共部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财政资金管理,能更好地为下一步预算信息的深度公开打下坚实基础。
二、结果应用的现状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县区层面还是一项未全面推进的工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绩效理念认识不足。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新概念,区级很多部门、镇街开发区不了解绩效管理的意义,不知道预算绩效管理要做些什么,只认为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忽视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不少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应付成分多,对绩效评价工作不予配合。
(二)缺乏制度保障和指标体系。工作开展要取得实效,必须有制度保证。而县区级财政部门目前刚刚开始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试点,普遍缺乏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绩效评价指标是对财政支出实际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关键,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新的工作,县区级财政部门目前缺乏专业力量,无法完成复杂多样的财政支出评价指标设计,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三)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结果约束乏力。当前支出评价侧重于合规性评价,忽视效益,且多以事后评价为主,评价对象局限于项目本身,忽视项目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身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充分,对财政资金支出项目负责单位和项目责任人没有直接约束,不仅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且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权威性,制约了预算绩效评价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完善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深化绩效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财政项目绩效管理的宣传工作,加强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大对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得各单位的负责人和承担项目绩效管理的相关人员逐步提高责任意识和业务素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用钱需问效、无效要问责”的绩效理念,切实优化绩效目标和绩效自评报告,提高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强化结果应用机制。一方面,评价结果要以反馈意见书的形式将评价结论、存在问题、整改建议反馈给别评价单位或项目主管部门,并按照谁组织实施、谁进行通报的原则进行通报,特别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专项支出,对其主要内容、考评结果要重点通报。另一方面,评价结果要与预算安排结合,对于结果优良的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可优先考虑,对于无正当理由未达到预期绩效目标的以及对绩效评价意见未实施整改的在安排预算时从紧考虑或不予安排。
(三)加强外部监督。绩效结果应用只有达到预期效果,才能体现应用价值,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加强对结果应用的审查和监督力度,形成应用结果的汇报和验收机制,将验收情况作为对预算单位绩效管理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建立人大、政协、纪委等机构对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的指导和监督机制,通过约谈、通报、问责,达到有效监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