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扶贫办】 昔日贫困村蝶变成最美乡村
金松村位于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辖区范围内,北靠泉南高速,西邻107国道。现金松村是由原金塘、松山、金龙渔场三村合并,全村面积6.74平方公里,19个村民小组,共有667户,2760余人。
该村主要以养猪、养鱼、种植稻谷等传统产业为主,由于农业技术缺乏、土质多为紫色页岩导致产出不高,怎么办?
由于三村合并,党员干部凝聚力、执行力不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怎么办?
面对重重困难,驻金松村工作队摸清底子,理清思路,频频开出扶贫妙招,一步一个脚印,带领金松村的群众苦干实干。
第一招: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
村子富不富,还得看干部。金松村工作队连续推进精准扶贫攻坚计划中,为村里带来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钱,不是物,而是好传统、好干部。
工作队进驻金松村后,首先从建章立制入手,重点建立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例会制度,规定每周开一次工作例会,要求工作队队员及村两委成员对上周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讨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二是学习制度,多次召集工作队队员及村两委成员学习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及农业相关技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以及服务意识,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脱贫攻坚能力。三是请假制度,工作队切实做到严守工作纪律,有事请假,不迟到、不早退,并为村两委党员干部编排了值班表,四是工作制度,工作队队员严格按照区扶贫办的统一要求,坚持吃住在村,坚决做到不吃请、不扰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干部培养好了,金松村的脱贫攻坚战拉开了序幕。
第二招:发展产业增加造血功能
金松村多为波浪起伏的丘陵地貌,土质为紫色页岩,导致农业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今年金松村驻村工作队快速抓住时代机遇,成立了衡阳市金诚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8月引进了湖南振国农业公司。通过引入“项目+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2019年已发展460余亩桃树种植基地,种植了13000余株黄桃、鹰嘴桃、脆蜜桃,另外还开辟了红心火龙果、桑葚、无花果试验基地,有力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2019年10月,振国农业公司在采摘园基地附近,打造了31余亩青蛙养殖基地,目前基础设施即将完成,预计前后投入100万余元,增加了附近贫困户及村民的就业机会。工作队还积极推动公司与贫困户进行签约帮扶,贫困户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还可以在公司获得劳务工资和分红收益,平均年增收近万元。工作队引进的种植和养殖项目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成效,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第三招:修“致富路”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金松村距离城里很近,可是两年前由于村里穷,无人组织,村里通往城里的泥巴路都没修建,且弯道较多。要想富,先修路,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对原通村、组公路路基予以扩建和整修8公里,水泥硬化6.5公里,扩宽硬化通村公路1公里。这些道路得到硬化后,将打通扶贫道路“最后一公里”村民在下雨天将无需绕道而行,农产品输出将更加便利。
第四招:引进电商平台提升百姓幸福感
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全村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提高了,购买力增加了。可是金松村没有一个商店,距离东阳渡街道的集市要半小时车程,村里面又没有公共交通,购买新鲜肉类、果蔬成了困扰贫困户,特别是留守贫困老人的难题。针对村民购物难、农产品又难销售的问题,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引进电商平台,通过多次考察,最后决定引进湖南本土企业芙蓉兴盛旗下的电商平台“兴盛优选”。该平台每天都有大量新鲜蔬菜、肉禽品,而且价格比集市优惠,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商品就能到达村部。在外务工的子女,下班手指一点就能为家里买上新鲜肉和一些日常用品。工作队与村干部协商,村部腾出一间房收货,让村民到村部自提商品,对部分行动不便的贫困老人,工作队常常送货到老人家手中,让贫困老人坐在家里也能享受新鲜肉类果蔬。
金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86人,已全部脱贫。2019年7月31日全市驻村扶贫现场观摩会在珠晖区召开,金松村作为观摩现场,金松村驻村扶贫工作、党建工作得到了市扶贫办、市驻村办领导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全市市派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一致好评。12月,金松村在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题教育省交叉检查过程中赢得了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在金松村的脱贫战场,驻村工作队捧着一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初心,发扬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传统,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全部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村民眼中的“驻村干部”很快成了大伙儿的“自家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