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2017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 完成情况及简要分析

              
【字体:

  今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项目、植优补短,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与效益,全区经济发展经过爬坡过坎、降速换档,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现就几大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趋势作简要分析。

  一、 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城区排名进位靠前。上半年,全区实现GDP91.74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3亿元,同比下降0.7%;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09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2亿元,同比增长11.5%;完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7199元,增长9.1 %。在四城区排名中,工业、社零增速位列第一;GDP、固投增速位列第二;财政、居民收入增速位列第三,综合排位位居城区前列,相比一季度,实现进位前移。

  (二)GDP增速止跌反增,高出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我区 GDP增速仅为6.9%,创历史新低,持平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省、全市水平。二季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动态,及早调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各经济部门通力协作,走访重点企业排忧解难,在稳住工业、建筑业两大龙头指标小幅增长的基础上,财政八项支出、服务业营业收入、批发、零售、房地产销售等指标,较一季度有较大提升,三产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对GDP增速贡献率达70%,GDP比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

  (三)主要经济指标降速换档,进入中高速平稳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全国多数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我区也不例外,五大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超过10%,远远高于国、省、市平均水平。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达41.8%,五年内增速保持在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保持在12%以上。近两年,中央推行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模式下,各地经济增长速度随之降速换档,我区经济指标也进入持续降速过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5至7之间,受环保整治影响,半年增速低至4.8%,其他三个城区未超过4%;社零增速连续6个月维持在11至12之间;固投增速从去年3月份的21.4%降到了此次7%,预计下半年有小幅上升。经预测,以上几大经济指标将较长时间保持一位数增长,财政、工业正增长的压力尤其大。目前,几个城区工业、固投两大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三阵营,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部分县市固投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未来第三产业相关指标将成为城区优势指标。

  (四)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对稳增长贡献发力。在传统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可喜的是,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34.78亿元,同比增长14.9%,位城区第二。其中,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58亿,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50%,其稳健的增长态势,一定程度消化了因环保整治关停企业带来的负增长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几大主要指标下行压力较大,距年初目标任务差距很大。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环保整治影响,几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小幅下降趋势。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规模工业、财政、固投、社零总额分别下降1.8、7.8、9.3、0.3个百分点;与全市相比,财政、工业、固投分别低3、1.1、7.1个百分点,且与全市的差距比一季度进一步拉大;与全年目标相比,半年五大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其中工业、财政、固投,差距较大,分别相差2.7、7.7、8个百分点,要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二)指标基数大,新增规模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保增长新生动力不足。至2016年底,我区在六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五项总量在城区中最大,仅“财政总收入”为四城区最少。各项经济指标连年增长,同样的增幅,我区增长的绝对额远大于其他城区,多出的增量再次累积为下一年的基数“越滚越大”。要实现经济增长,新增企业是重要拉动力之一。然而,从近三年我区新增“四上”企业来看,呈逐年递减之势。2014年新增60家,2015和2016年均为27家,再减去因搬迁、关停、注销而必须退出的企业,每年净增企业不到10家。至7月底,今年我区仅新增2家房地产企业。而据我局近一个月的联网直报企业走访情况来看,今年需退出的关停、空壳企业较多,如下半年无一定数量的新增企业补充,保增长的形势堪忧。

  (三)二产业占比偏重,第三产业仍为短板。上半年,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41.7:54,三产占比高出二产12.3%,创历史最高水平。因历史基数原因,近几年,我区三产结构比,除半年时三产反超二产外,其他季度二产比三产均高出10%左右。2016年底,我区二产占比比全市高13.3%,高于其他城区。作为城区,在工业退城入园的趋势下,工业对我区GDP的贡献必将逐渐降低,三产如不跟上,GDP增长将难以为继。以2016年末数据为例,总量方面,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高出31.8亿元;增长速度方面,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高3.1%;以此速度测算,需8年才能实现第三产业总量与第二产业持平。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三产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是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对此,我们建议,在下半年经济运行中稳二产、提三产、挖潜力,加强各行业企业运行调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平稳上升,不大起大落,力争完成经济任务年度目标。区统计局将及时关注各项经济指标动态,一如既往做好经济指标分析、预测、跟踪工作,加强与各经济部门、重点企业业务指导与沟通联系,确保应报尽报。同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道、乡镇一道,积极做好新增“四上”企业和固定资产项目入库申报工作,增强联网直报平台企业的后劲与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