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晖区发改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区发改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实现发改工作谋划更精准、协调更高效、落实更有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2024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2%。1-6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4.2%,排名四城区第一。
(二)争资跑项工作有力有效。我局对接国家投资政策储备了2024年争资项目,目前,茶山坳湘江流域范家垅水流域治理、茶山坳片区绿色示范发展项目2个项目均已通过国、省、市发改委初核,等待国家发改委审批意见;湖南省耒水酃湖保护圈治理工程已纳入湖南省2024年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申报计划;酃湖片区地下污水管网、红光多式联运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珠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及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项目3个项目已通过省、市发改委初核,报国家发改委争取2024年超长期国债;珠晖区2024年东风路街道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2024年粤汉街道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上报市发改委争取老旧改第二批次中央预算内资金;近期,已通过市发改委争取到建湘工业文化街区省预算内资金1000万。积极指导帮助红光物流、东江物流公司申报了物流设备更新项目。
(三)旅发大会助推作用有效发挥。一是在信息报送上精准有力。实行专人专项对接服务,安排专人对接区执委会,通过实地督导、点对点收集资料等形式,准确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做到专人专抓、定期定报、急事急报、从准从实。截至目前,报送项目进度30余次。二是在争资跑项上主动出击。围绕第三届旅发大会重点项目,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目标,召开2024年珠晖区争资争项工作调度会,全区46个部门上下衔接,确保政策吃透、前期做实、对接紧密,让更多项目纳入省级盘子、更多资金落户珠晖。截至目前,争取到位资金5044万。三是在要素保障上真抓实干。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每个项目制定一个实施规划、一套集资方案、成立一套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好用地、占林、用能、环评等要素与政策体系的精准匹配和衔接平衡。加快做好征地拆迁、市政配套等保障措施,确保项目按时序推进。
(四)能源安全更加巩固。一是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消防安全检查。根据省能源局要求,结合我市2024年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生产工作,我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建局、区消防大队及各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开展整治行动以来,我局共检查35家充电站,发现风险隐患25处。目前,突出风险隐患已全面消除,一般隐患整改基本落实到位。二是开展长输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按照“五全一常态”工作机制,对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深入开展安全隐患“起底式”大排查,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原则,确保我区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我局召开管道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两次,前往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检查七次。
(五)交通安全有序推进。一是落实渡口安全生产督查。常态化开展渡口安全生产工作“四不两直”暗访督查11次。雨雪冰冻天气期间,前往站门前渡口和解放渡口,要求渡口落实撒盐、铺麻袋等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天气情况下发渡口停航封渡通知。春运、全国两会以及五一小长假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在渡口码头原址改建期间,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了水上交通安全畅通。二是深化铁路安全隐患整治。按照省、市铁路整治办工作要求,区铁路整治办组织开展了铁路沿线防火工作,协助铁路部门开展2024年铁路安全及环境综合整治问题隐患排查建档工作,督促乡镇街道会同铁路部门开展联合排查,摸清铁路沿线隐患问题,并协助铁路部门开展公铁并行新建、改造防护栏工作。今年以来,市铁路整治办已对我区下发了第一批铁路安全隐患任务22处,目前已销号6处,其余隐患均已完成整治只待铁路部门销号。三是落实交安委工作职责。召开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会议2次,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联合检查,会同区教育局开展校车安全检查,重点对安全漏洞、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当场交办,要求各有关责任单位狠抓隐患治理,确保全区交通运输领域安全平稳运行。四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按照今年安全生产月“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的活动主题,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安全生产警示片,以案为鉴提升安全意识,并集中学习省交通运输厅印制的《交通运输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判定指南和基础清单汇编》;积极参与全区“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发放安全生产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资料100余份,对群众现场咨询的问题给予解答,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六)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和人防工作。一是抓好人防工程巡查及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及时传达全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突出人防安全风险防范重点,实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清单管理,落实上报制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开展人防工程安全巡查。上半年,我办完成辖区内全部早期人防工程的巡查。上半年,我办开展汛期督查1次,完成泉溪村早期人防工程渗水整治工作。配合旅发大会工作,对回雁峰酒厂早期人防工程照明、通风等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改造。二是加强国防人防宣传教育工作。5月11日,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珠晖区国动办在粤汉街道机场社区开展防空防灾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通过向居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国防知识,讲解传授应急救护技能,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增强了居民的国防意识。区国动办还分批组织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及机关干部近500人参观防空防灾科普教育基地。在安全生产宣传月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中,我办积极参加,为近百名群众解答国防动员安全生产相关问题,宣传效果很好。上半年,我办活动共发放宣传册、宣传书籍及应急物资近1000份。三是加强人防应急通信警报能力。上半年,我办完成对全区警报器巡查工作,并对警报器周边卫生及老化线路进行了全面维护,警报鸣响率100%。圆满完成6.23日纪念衡阳抗战历史警报试鸣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大、入库难。现我区在库项目少,入库难,特别是产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少,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同时去年统计核查中,有两个城区固投基数核减50%,我区仅核减30%,导致我区固投基数远高于其他城区。同时我区固投增速去年在城区排名前列,而有2个城区去年持续为负增长。多重原因,导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巨大。
2、规上服务业个数及营收不稳定性风险性高。2021年伴随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成立,规上服务业新增了慧用工、亿联体、红海、博学江通、科睿等5家企业。去年已有科睿、博学汇通等两家企业注销搬走,保留基数有3000多万元。亿联体目前1-3月份营收实际为0,慧用工目前业务量也大幅下降,而且受政策影响随时可能搬走,2023年慧用工营收占整个规上服务业营收高达78%。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固投入库工作力度。一是持续开展项目摸底工作,做到应报尽报,扩大我区固定资产项目总储备。二是以旅发大会为契机,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并纳入统计平台中,深化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助推作用。三是为扩大我区固投项目库质量、调动各乡街及职能部门工作积极性,抢抓全市整体性大项目纳入我区项目库。
(二)抓争资,促投资。主动加强与国省市发改委的沟通汇报,指导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已纳入超长期国债初步备选项目清单的湖南省珠晖区石头港中型水闸建设工程、珠晖区湖东寺涝区治涝工程、湖南省耒水流域珠晖区酃湖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湖南省湘江流域珠晖区茶山坳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以及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二0二五年新增)等项目,加强跟踪对接,力争项目成功纳入上级国债资金计划安排。积极调度已争资中央、国债项目,配合项目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三)抓新增规上服务业。扎实做好新增规上服务业工作,继续做好储备库,将有望达到规上标准的企业纳入“规上企业储备库”,加强与区统计局密切配合,积极督促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严格按照统计部门申报要求,完善申报资料上报。同时积极服务现有规上服务业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服务业营收增速在城区排名前列。
(四)抓好安全底线工作。继续扎实开展各类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渡口码头客渡船、签单发航员、铁路等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执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制度,落实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要求,强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继续开展充电设施、管道常态化安全检查,压实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措施,提升能源安全水平。
(五)抓好国防人防工作。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按照“实编实训”要求,结合重要时节组织开展“准军事化”、专业队要素演习等演训活动,下半年重点开展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活动。按照岗位职责,组织提升人防“三支工作队伍”应急战行动能力的演训。加强防空警报器管理和管理员队伍建设,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使防空警报器随时处于战备、防灾等应急状态,确保“11.1”警报试鸣活动顺利开展。开展国防人防宣教和巡查活动。组织实施科普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居民、学生、干部等参观学习市人防科普馆。组织“11.1”警报试鸣日等重点时节防空防灾宣教活动。以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在区内合适位置树立国动宣传永久性雕塑。做好早期人防工事和“结建”人防工程的巡查维护。加强人防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早期工程安全隐患治理行动。完成全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按照市办要求的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潜力统计调查。积极筹备全区国动委全体会议。
珠晖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7月10日
(一审:刘思捷;二审:陈巍;三审:彭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