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晖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珠晖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1日在珠晖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刘继承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度,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收入征管,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通过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财政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收入完成情况: 2014年度,全区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29520万元,为预算的100.33%,较上年增加13132万元,增长10.33%。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8226万元,为预算的89.89%,较上年增加1141万元,增长4.21%;地税部门完成55230万元,为预算的88.37%,较上年减少2406万元,下降4.17%;财政部门完成46064万元,为预算的130.86%,较上年增加13397万元,增长41.01%。
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832万元,较上年增加7961万元,增长33.35%。
(二)支出完成情况:2014年区级财政支出年初预算为28496万元,经2014年12月29日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通过追加支出5676万元,调整后的支出预算为34172万元,实际完成3417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具体分项完成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94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9.66%;公共安全支出2324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50.91%;教育文化支出10009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6.06%;科学技术支出77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26.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17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54.2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26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2.89%;节能环保支出153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00%;城乡社区支出2024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93.68%;农林水支出1153万元,为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7万元,与上年持平;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0万元,与上年持平;住房保障支出995万元,较上年增长77.68%;其他支出1033万元,为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00.19%。区级财政支出做到了保工资福利、保津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机关正常运转,确保了民生和重点建设资金的需要,实现了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
二、预算执行特点
从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看,全区财政运行情况良好。回顾过去的一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今年我区重点税源严重匮乏,主要是由于坐落企业的经营形势普遍下滑及规模企业较少,且税源不稳定,再加之税收基数过大等因素影响,这都给组织收入带来巨大压力。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财税征收工作,紧绷财税发展这根主弦,面对不利局面,多次召开财税收入调度会,将责任、任务细化、量化到各征收部门、人员、重点税源企业,要求财税部门坚定目标,做好各阶段组织收入工作。同时,在面临巨大税收缺口的情况下,区领导亲力亲为带领相关人员“跑市进厅”,加强与上级各部门的协调,争取政策及资金的倾斜,财税部门加强与我区驻外施工项目的协调,做好协税护税工作;强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政府性收入应收尽收,有效弥补了重点税源的不足。全年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各征收机构强化征管,加强协调,圆满完成了市下达我区的财税收入目标任务。
(二)财政支出管理完善。2014年,财政严格执行人大会议通过预算草案,全年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民生支出、促发展”目标,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为全区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财政部门在资金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了干部福利待遇落实到位。一是做好全区财政统发人员及教育系统人员津补贴、绩效工资提标和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提标工作。其中全区财政统发人员和教育系统人员津补贴、绩效工资提标共增支1781万元,住房公积金增支300万元。二是社保股及时拨付各类社会保障资金,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新农合基金区级配套209.38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区级配套162.06万元;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水平,全年低保资金城市低保支出3959.19万元,其中区级配套77万元;农村低保支出633.03万元,其中区级配套50万元。三是认真开展惠农资金发放。全区共发放惠农资金957.98万元,全部采取“一卡通”形式发放到位。积极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年共申报项目38个,项目总投资683万余元,农民筹资91万元,落实财政奖补资金233万元,共惠及37村,6.6万农民,占全区乡村总人口的65%。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69.7%。
(三)财政监管有效提升。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2014年对珠晖区机关大院维修及老民政局改建12个项目、区城建投砂场建设3个项目、冶金街道社区服务2个项目、园林局绿化工程3个项目、住建局风光带亮化人行道改建2个项目及幸福园临时设施建设等30个工程进行了预算评审。这30项工程原送审金额达8099万元,最终审定金额为6723万元,净审减1376万元,审减率达20.47%,节约资金效果显著。
(四)财政改革推进有序。2014年度,区财政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国库集中支付、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公务卡系统、工资统发系统等已上线运行。另根据中央、省财政部门要求,区财政于7-9月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全区116家单位的固定资产总额达45836万元,其中:土地类13750万元,房屋类18950万元,构筑物类2475万元,交通运输类2990万元,通用设备类2921万元。为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好了2015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区财政抽调各股室业务骨干力量,加班加点,制定《珠晖区2015年区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区直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培训会议,并投入10余万元,重新架设内网及添置电脑,为2015年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打好坚实基础。
(五)加强财政队伍建设。2014年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要内容,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扎实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主动亮短揭丑,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针对集中查摆出来的具体问题和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项分析确定整改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制定了《区财政局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突出“实”字,切实抓好整改方案的推进落实,每项整改任务都明确了具体措施、时限要求、牵头领导和责任股室。通过切实抓整改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广大群众见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了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修订及完善制度8项,新建制度6项,逐步建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推动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
2014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是积极、稳健的,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街道、乡镇场、区直部门和社会各界理解、帮助的结果,更是广大财税干部职工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全区财税干部职工向关心、理解、支持财税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中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一是税收基数过大,我区每月正常申报额较少,税收缺口较大;二是经济尚未全面复苏,骨干企业税收下滑严重,重点税源户比重下降;三是土地收益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过高,税占比低于其他城区,税收后劲不足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2015年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5年全区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区财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财税改革,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支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经济平衡健康发展;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依法理财,着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加快我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二)财税收支目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5年,我区财政总收入计划为143770万元,较上年增加14250万元,增长11%,奋斗目标增长12%。分部门为:国税部门需组织32500万元,较上年增加4274万元,增长15%;地税部门需组织63600万元,较上年增加8370万元,增长15%;财政部门需组织47670万元,较上年增加1606万元,增长3.5%。区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32787万元,较上年增加955万元,增长3.00%。
2015年,全区预计可用财力为42947万元,剔除上解支出5017万元,财政支出安排为37930万元,较上年增加3758万元,增长11%,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具体分项目支出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01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346万元;教育支出1063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1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9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046万元;农林水支出1176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05万元;其他支出1300万元。
我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909万元,支出安排1320万元。
四、2015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5年,全区财政工作首先做到“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保重点民生支出、促发展”四保一促的目标,再做到:
(一)夯实基础,建设发展型财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继续执行财税激励政策,扶持企业发展,为企业申报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专项引导资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落实优惠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企业实施技改扩能。落实税制转换的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落户。
(二)增收节支,建设实力型财政。国家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对房地产市场的有力调控,各种减收因素依然相互叠加,保持财政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我们将咬定目标,积极应对,及早从紧抓落实,全力保持收入持续增长。推行增收激励。强化财税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确保“收足、收好、收实”,促进财政收入与可用财力同步增长。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财务指标及入库税收情况的动态服务,促进收入平稳、协调、较快增长。完善综合治税平台,加强零散税源征管,主要抓好集贸市场个体税收征管,坚持抓大不放小,扩面不放点。完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强协调,争取政策及资金的倾斜。
(三)狠抓效益,建设节约型财政。将节约型财政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实现财政管理向节约型转变,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保障重点支出。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财政保障重点放在民生领域和事关全区经济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重大项目上。除必保项目,其他项目支出原则上实行“零增长”。加强绩效管理。以基本公共卫生等民生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为重点,扩大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强化评价结果应用。节约“三公”经费。严格执行津贴补贴政策规定,大力约束“三公”费用,在2014年基础上只减不增,并按要求逐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积极试点并稳步推进公务卡制度。
(四)保障民生,建设和谐型财政。集中财力支持兴办惠民实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迈出新步伐。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支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按省统一部署,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支持教育重点工程及校安工程建设,落实扶困助学政策,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前教育儿童资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在园儿童予以补助。落实强农惠民政策。继续增加“三农”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安排专项资金,保障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河塘清淤、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建设,支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五)推进改革,建设创新型财政。围绕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目标,在深化财政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强化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出台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配套制度。严格预算执行,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平台,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督,切实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积极探索财政信息管理平台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等方面的拓展应用,逐步整合各类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支撑向管理支撑转变。
(六)提升能力,建设服务型财政。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造就一支“勤奋敬业、勤思善行、勤俭守节”的“三勤型”财政干部队伍。抓学习提高。创新方式和载体,增强教育培训实效,引导财政干部拓宽理财思路,提高履职本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加强对财税政策及财政体制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财政经济态势,不断提高理财水平和服务发展的能力。抓实践服务。秉持“发展压倒一切,一切为了发展”的理念,抓好财政服务新举措的落实,开展财政优质服务年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快速、更便捷服务,为基层群众提供更贴心、更周到服务,为预算单位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服务。推动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执行力。抓廉政高效。围绕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的目标,扎实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始终保持思想作风的纯洁性,依法理财聚财,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凝神聚力,奋发拼搏,努力实现“珠晖梦”,把我区财政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为建设绿色生态、民富区强、健康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珠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