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衡阳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三)
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作出说明;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等方面剖析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主持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班子成员要自己动手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上级党组织、党委(党组)负责同志要严格审核把关。其他基层组织是否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可区别情况提出要求。原则上管理党员人数较少的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不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但管理党员较多的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须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四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市、县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市属高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以及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要求,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又实事求是、出以公心,不发泄私愤,不搞无原则纷争。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提前介入,严格把关,做到“五个不开会”,即学习教育和听取意见环节各项工作没达标的不开会、主要负责同志不重视的不开会、突出问题没找准的不开会、谈心交心不深入的不开会、对照检查材料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开会。上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下级单位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级纪检机关、组织部门、督导组的同志要到会指导,开展点评。会后,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其他基层单位的党组织要采取“一会四评”方式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村、社区党组织要进行对照检查。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坚持边学习、边查找、边整改、边建设、边回顾,做到整改有目标、推进有措施、落实有责任、完成有时限、保障有制度,着力形成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确保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上下联动抓整改,把我市活动单位整改的问题与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衔接起来,以上带下、以下促上,确保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重点对查摆剖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归类,进一步聚焦“四风”问题,逐项列出问题清单,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提出整改措施,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市、县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市属高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制定个人整改措施。村、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其他基层组织可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实行开门整改,向群众作出整改承诺,及时公布整改情况,请群众评价和监督。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认真对照省委部署开展的34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任务,制定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推进措施、牵头部门、具体责任人、时间进度表和检查评估、监督问责要求。对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行政审批改革不到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违反财经纪律,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编和超职数配备,“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等“四风”问题,下猛药、出重拳,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攻坚。特别是要切实抓好“衡阳破坏选举案”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的集中整治,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彰显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市活动参与单位要对照专项整治任务及要求,主动对号入座,结合实际开展自查自纠,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担当精神,立说立行、不等不拖,真改、实改、快改,改出成效。三是坚持正风肃纪。坚持严字当头,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特权病、冷漠病、懒散病、享乐病、挥霍病。坚持解决问题与移风易俗相结合,旗帜鲜明地同人情羁绊、圈子文化、庸俗风气等顽瘴痼疾作斗争,以党的优良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好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度警觉,并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加以抵制,抓紧整改。对有问题不整改、大问题小整改、边整改边再犯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和纪律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干部,对软、懒、散的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要进行组织调整。对在活动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方面严肃查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对长期不起作用甚至起负作用的党员,进行严肃教育,不合格的要严肃党纪、给予组织处理。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工作规律的要求,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得通、规范性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推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要坚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要抓紧修订完善,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问题。
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后,要结合实际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民主评议,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四、创新载体
要扎实深入推进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必须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载体,狠抓工作落实。重点是强化“四抓四促”:
1.抓党建网格化管理,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质提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部署,按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民生共扶”的要求,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以党建网格化管理引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形成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体系。坚持上下联动、平台共建,以乡镇(街道)地域为单元,设置三级网格,即在乡镇、街道设立一级网格,在村和社区设立二级网格,在村和社区以下设立三级网格;充分运用党委机要系统、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两个平台,搭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数字化信息平台。坚持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充分整合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政法、城管、环卫、计生、安全生产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阵地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扶,按照广泛搜集民情、集中分析民情、分类处理民情、及时反馈民情的思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民情在第一时间收集,矛盾在第一时间调处,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实现社会管理全面覆盖、精细服务无缝对接。
2.抓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促党群干群关系改善。进一步深化驻村联户、“双联”帮扶、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着力推广群众工作站、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等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发挥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作用机制,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重点是深入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服务群众见行动”活动,以“讲政策、听意见、找问题、解难题、转作风、强组织”为主要内容,动员和组织全市各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本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作风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扎实推行“三有两评”工作法,做到群众有驻村干部联系卡、乡镇干部有民情日记、乡镇党委有民情台帐,乡镇每月召开一次驻村工作点评会、群众每半年评议一次驻村干部,倒逼乡镇干部下村入户服务群众。全面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到网格服务”活动,以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共驻共建、共促和谐为主题,引导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
3.抓党员教育帮扶,促后进党员转化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同时也要注重解决普通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切实做好后进党员的教育帮扶工作。要以支部为单位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评定为后进的党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教育转化力度。一是发放提醒卡。凡被评为后进党员的,每人发放一张《党内提醒卡》,及时反馈评议结果,告诫党性原则、纪律要求,后进党员每月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党性认识、思想动态等,由支部书记在《党内提醒卡》中如实记载。二是签订整改书。党支部要梳理后进党员产生原因,制定转化措施、明确承诺事项,与转化对象签订《后进党员整改承诺书》。三是明确帮扶人。落实1名支部委员、1名优秀党员与后进党员进行“2+
4.抓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促服务功能普遍增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工程。要把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贯穿活动始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农村,积极推行“能人治村、产业兴村、联建强村”工程,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社区,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实施“家门口服务工程”,提升“三有一化”水平,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在机关,建立党员干部联点结对帮扶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入基层,面对面、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活动,公开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强化作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发展强、党建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五、组织领导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关注、群众期盼。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确保取得实效。
1.落实领导责任。市委成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全面负责本地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纪检、组织、宣传等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