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街道】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施方案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街道决定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合理设置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就是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别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形式,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街道“大工委”由街道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街道党工委成员、街道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驻街道的党代表等兼任。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委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不占现有编制和职数,其任期同街道、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主要职责。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引导在职党员在居住地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二、稳步实施

 

  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稳妥有序进行,及时开展组建和建章立制等工作。

 

  1.广泛宣传,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平台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统一各级党组织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参与热情。

 

 

 

  2.调查摸底,打好基础。组织工作人员逐单位逐门店逐户走访,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类单位区域分布、行业情况、党组织建设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大工委制”和“大党委制”实施方案,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征求辖区单位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4.严格程序,选聘委员。按照“摸底调查提出初步建议人选,与辖区单位协商,经组织部门、街道党工委等征求意见后,将初步人选进行公示,报上级党组织批复”的程序,充分酝酿、严格选聘兼职委员。选出的委员要热心街道社区事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正常参加“大工委”和“大党委”的相关活动。

 

  5.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根据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大工委”和“大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大工委”和“大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三、健全机制

 

  1.建立协调议事机制。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按照工作职责,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采取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议事规则,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共同研究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终向党员代表会议或党建联席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2.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原则,整合辖区各种资源,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街道、社区和辖区各类单位的权力、义务、合作内容及目标任务等,并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在街道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建立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沟通,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及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辖区单位也要主动加强与所在街道、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支持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4.建立考核评议机制。采取定期自我检查、区委组织部督查、年终考核等方式,把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情况、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领导班子建设、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内容,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并以不同形式通报评议结果。同时,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共建情况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四、加强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正常开展,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伍建春

 

  副组长:谢子健

 

  成  员:伍沙威  廖华胜  刘  阳  凌翔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晓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各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紧扣群众需求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活动,扎扎实实为党员和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在推进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推进、整体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加强指导和引领,形成区域内党建工作共同体,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要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合理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要加大区域内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力度,加快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注重在新建小区、村改社区、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片区、楼院等划分网格,组建网格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有效做法,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分类指导,典型引领。社区要大胆探索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方式,根据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和党员岗位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工委”和“大党委”格局。要及时分析总结、改进完善工作机制,对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提炼、上报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