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路街道2015年度及“十二五”工作总结

              
【字体:

  “十二五”期间,广东路街道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街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全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改革增活力。“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今年以来街道党委办事处持续推进全街管理体制、服务体制和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新机制。一是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全力推动城管下街道改革,对下派街道城管队员实行管路段带社区,分片包干,定岗定责到人,并实行日巡查、周考评、月调度,城市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力度得到加强,效果得到提升。二是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今年6月率先在全区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引进了万达清扫公司,按照经费包干、绩效考核、定期抽查、奖优罚劣的模式,提高社区环卫作业水平,近半处来,社区清扫保洁效果有所提升。三是推进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全街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一季度一考核,街道考核社区,职能部门考核专干,社区主任考核职能部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人,把工作绩效与个人工资福利紧密挂钩,显著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执行力。四是推进居账街代管改革。建立了居账街代管制度,对社区的财务管理由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规范了社区的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社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街道出台了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活力,鼓励工作人员想事谋事干事,从而在开源节流上做好文章。五是推进社区整合和“两化两体系”建设。按照市、区统一部署,今年我们将原有的12个社区依人口数和管辖范围整合为7个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管辖范围、服务架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进行了相应调整,临江、和平小区、葵花里等三个社区新建改建了办公服务用房,全街打造了两个示范点。新社区结构合理,设施更完善、功能更强大、服务更规范、效能更突出。通过各项改革的推进和落实,进一步理顺了全街上下人权、事权和财权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居民群众。  

  二、抓项目促发展。始终把项目建设当作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抓手,努力为项目落户、建设、竣工、投产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抓好房产项目。五年来辖区累计引进房产项目12个,投资45亿元,湘水明珠、荷花新村、创景外滩、凯旋名都、湘江名苑等楼盘拔地而起。二是做强优势产业。利用都市核心商贸圈的区位优势,五年累计引进项目21个,投资18亿元,糖果KTV、唯歌KTV、爱霖购物广场、和一大酒店、香江百货等知名连锁企业相继入驻辖区。三是提升传统商贸产业。加快中心商圈提档升级步伐,成功引进鑫都国际、中信投资等有实力的企业,对中心商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目前衡州市场、鑫都购物中心等项目即将投入营运。四是挖掘便民产业。围绕便民利民,着力引进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加快市场小超市、小卖场、小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便民医疗等产业,和平小区菜市场、服务标准化试点等项目成效显现。通过抓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全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21亿元,由2010年的45.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1亿元,年均递增1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的10281元,提高至25123元,年均增长10.7%。  

  三、抓建管树形象。“十二五”期间,全街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上,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城市品味和文化内涵,打造生态文明的宜居家园。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是积极配合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全街参与了衡州大道、“一点一线”西延工程,财工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拉开了城市骨架。二是加快小区提质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6500万元,对和平小区、临江路、葵花里、湖北路等社区进行提质改造,按照沟通、路平、灯亮、绿多的要求,共计油化道路5.5万平方米,疏沟2.5公里,建绿地4.3万平方米,装灯980盏。三是改造提质主次干道两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对湘江东路、衡州大道、东风北路两厢进行提质改造,粉刷墙面11万平方米,改装防盗网2.1万平方米,拆除违建0.5万平方米。在城市管理方面,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一是突出抓好牛皮癣清理。对全街的每一住宅区、每一幢住宅楼、每一层、每一户的户外牛皮癣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投入308万元,清理牛皮癣2.5万处,做到了同底同色,墙面整洁干净,并把牛皮癣的治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二是加大了拆违力度。“十二五”期间,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3万平方米,拆除大型户外广告建筑108个,确保了城市清爽整洁;三是着力打造样榜示范街。巩固东风支路T型样板街成效,重点打造了湘江东路、湖北路、临江路等城市管理样板街区,营造文明卫生、整齐有序、生态宜居的新形象。  

  四、抓民生保稳定。“十二五”期间,全街以民为本、恪守为民之责,切实维护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一是抓保障政策落实。扩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先纳入特困对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已从“十二五”初期的3000人左右增长至今年的1.3万人,5年参保人数增长了4倍,参保覆盖率达到了99.5%以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从无至有,60岁以上的政策享受人群实现了全员纳入,新增参保与续保人员在稳步增长,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社保卡推广发放、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在全街得以不折不扣的落实。二是抓民生政策兜底。低保、住房保障应保尽保,继续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推行阳光救助,2015年全街新增低保对象96户,新增廉租房补贴45户,临时性生活救助43户310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122户37.8万元,住院治疗救助318人,重度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165人18.8万元,全年发放各类民生资金约1100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困有所帮、病有所医、残有所扶、老有所养”,同时,我们还做好动态化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全街先后开展了4次低保集中清查行动和6次住房保障对象的清查活动,与审计和社保等平台数据共享,加强入户调查核实,共清理出违规享受低保人员523户812人,违规享受廉租房政策274户456人,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三是抓创业就业扶持。抓优惠政策落实拉动就业,抓创业扶持带动就业,抓技能培训推动就业,“十二五”期间,大力组织开展失业人员烹饪、面点等实用技术培训和SYB创业培训共计1523人,占全街失业人员总量的40%,增加了失业人员就业机会;同时,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209人500万元,就业援助427人次。2015年全街实施全民创业扶持计划后,全年新增创业实体138个,带动就业411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等不利因素下,全街就业保持了稳步增加的良好势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56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23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74人。民生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稳压器和安全阀的效果。  

  五、抓基层强基础。突出抓好了三个方面,一是抓示范建设。2015年借助“两化两体系建设”的契机,全街加快了办公服务用房、提质改造、惠民工程和文明创建等“四合一”的示范社区建设,重点打造了和平小区、临江路2个市级示范点,和平小区新建了一幢三层高标准高规格的办公服务大楼,总计面积达到675平方米,临江社区在三创集团的支持下,对原办公用房进行了扩建和改造,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并在社区内大力实施“绿化”、“靓化”、“序化”、“数字化”等“七化”工程建设,让社区人居环境和卫生安全状况全面改观,居民群众赞誉不绝,两个示范社区目前已建设完工,各项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功能分区完整,服务条件全面改善,顺利通过了市、区验收。二是抓管理服务。加强了社区的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全街建立了社区先锋家园7个,依片区成立了网格组织45个,建成了网格管理体系,对社区党员进行管理、服务、教育和困难帮扶,并开展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党员服务活动311次。进一步加强社区的依法自治管理,强化社区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职能,建立“四会四议”工作制度,让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的自治管理。同时还大力发展基层的社会组织建设,全街建有社会组织35个,建有2个省级和1个市级雷锋号志愿者服务站,注册有志愿者4019人,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五心服务”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36次。三是抓经费保障。持续加大了社区的经费保障投入,每个社区运转经费从2010年的12.5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20万元,2015年又提升到30万元,此外,街道对社区在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倾斜,全力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理。  

  六、抓党建转作风。“十二五”期间,全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一是教育学习强信仰。街道机关支部、非公党组织和社区支部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仰。全街组织开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封闭式集中学习活动39次,组织党员干部到衡东、衡山、平江等地瞻仰先辈先烈活动3次,组织观看《周恩来七个昼夜》等红色电影15次,党员教育活动覆盖率达100%。二是查摆问题找弊病。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查摆问题,组织党员评议活动19次,全街共查摆“四风”问题257个。三是建章立制促长效。制定了各项整改措施,畅通了民主评议、个别谈话、走访调研、来信来访四条渠道,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整改“四风”问题257个,形成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促进了全街党员干部风清气正。  

      

      

                                  中共广东路街道委员会  

                                  广东路街道办事处  

                                         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