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字体: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街道紧紧围绕 “一区、两城、两极”发展布局,以“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促经济,抓经济促民生,抓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管、特色产业一并做”的发展思路,全街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坚决树立打好“三大攻坚战”决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治理工作,全力提升民众富裕、幸福、安康指数,确保辖区大局和谐稳定,奋力推进东阳渡街道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街道基本情况

全街现有9个建制村,4个社区,辖区总面积为78.6平方公里(不包含南江),耕地面积2.8万亩,林地面积5.2万亩。辖区人口4.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人,系衡阳市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涉农街道。

全街道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1户1595人,脱贫攻坚中,街道始终坚持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原则不动摇,抓实驻村和结对帮扶工作。截止目前进入贫困系统的共4101601人,已实现全面脱贫。

二、202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点围绕我街“4321”发展计划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民生工程、生态旅游、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为建设绿色、宜居、和谐、幸福的财富东阳而不断努力。 

(一)强基。一是街道应配班子成员11名,现有领导班子成员11名已全部配齐;街道站所也已按三定方案完成了“四办、两中心、一执法队”的机构设置。二是根据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以及“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重要决策部署,我街道把抓好“三农”工作的主要精力、工作重心放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上来。主要做法:完成了 12个村社区主干一肩挑。并且对村社区两委换届进行了初步人选拟定,为下一届换届选举打好前站、作好铺垫;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已全面完成“空壳”村和“薄弱”村清零,所有村集体收入均能达到5万元以上;现已完成了9个村的临时负责人,为明年的换届选举工作筑牢了基础。落实了“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我街道健全了“书记抓、抓书记”的责任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两级联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与扶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开展。三是坚持用“责任制管理责任人,以责任人带动一班人,以一班人盘活一盘棋”的工作理念,抓好队伍建设,提高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从而确保乡村振兴战略不落空。四是全面完成了村(社区)一门式(一站式)服务和挂牌清理工作;完成了社区“五化建设”,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二)固本。一是坚持系统抓、抓系统。加强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水利、林业等规划的统筹衔接,确保下阶段基本实现全街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村庄规划管理体系基本健全。二是坚持“分类推进,分布实施”原则,对有活力,有资源、带动力强的村庄,因地制宜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对条件相对较差的村,实施生态治理;对项目的规划实施,按不同的建设标准、规模、时序,滚动推进,有步骤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坚持深入抓、抓深入。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城乡垃圾、污水、违章建筑和农户厨房等专项整治行动,配齐建好中型垃圾中转站、环卫运输车、环保垃圾箱、固定垃圾池等垃圾储存转运设备;四是规范城乡整体管理。组织大型拆违行动7次,街道本级组织拆违行动6次,共拆除辖区内万余平方米违章建筑,4000平方米“大棚房”、违规“别墅”;关停砖厂9家,砂场5家;全面推行农村“厕所改造”、马路市场改造工作,给百姓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全街改厕任务涉及9个村、5548户,普通卫生厕所2714户,非卫生厕所2834户,现已完成2110个,改造272景园市场一个,规范管理周家坳马路市场一个。

(三)秀内。一是发展新区促融合。全力打造一心两片产业布局,以开展“三供一业”、“旧城区”改造为契机,以建设二七二片区中心城区为中心,西片以编制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为核心,统筹发展以铁路综合物流园为主的物流业、以云鹫峰、双水湾为主的休闲农旅业;东片以发展衡阳(国际)眼镜小镇为核心,统筹发展以金龙湖、回龙谷项目为主的休闲农旅业,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促进产城融合双发展。 二是打造亮点促发展。大力发展“玖老头”牛肉、脆蜜桃、迷迭香、柠檬、葡萄、青蛙养殖、集装箱养鱼、草菇养殖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项目快速发展亮点产业的规模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