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渡街道简况
一、地理位置 东阳渡街道,因东阳渡口而得名。东、南与衡南县云集镇以湘耒两水为界,西邻雁峰区湘江乡,北交珠晖区酃湖乡、和平乡。驻地东阳渡镇新街17号,电话区号0734,距珠晖区人民政府12.2千米。
二、自然环境 境内大部分地为丘陵、岗地,小部分地系平原。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平均气温25.2℃,最低月均气温5.2℃,最高月均气温35.6℃。无霜期年平均262天,最长达280天,最短25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10.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00.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0.3天,最多达98.7天,最少为82天。降水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5月最多。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87.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道湘江,总长34千米;二级河道耒水,总长10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从衡南县云集镇流入,经境新坪村、沿兴村、高栗村、新塘村、东阳渡村、太山村、民星村,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28立方米/秒。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低温、冰雹等。
三、行政区划 2015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东阳渡镇所属的新塘、荷塘、栗塘、高山、曙光、畜牧良种场5村1场列入白沙工业园。2015年根据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衡阳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有利发展的工作要求,珠晖区启动合并乡镇工作。原东阳渡镇与原新湘街道合并,成立东阳渡街道,归属珠晖区管辖。2016年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区委、区政府分配的指导性计划,撤并6个行政村。2022年为进一步理顺新塘、荷曙、高栗3村后续发展遗留问题,使白沙工业园专注产业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安排,将新塘、荷曙、高栗3村划回至东阳渡街道办事处。合并后东阳渡街道辖下共有12个行政村、4个社区,分别是民星村、金松村、东阳渡村、光辉村、新坪村、沿兴村、太山村、新龙村、兴湘村、高栗村、荷曙村、新塘村、东阳渡社区、周家坳社区、联盟社区、新华社区。系衡阳市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涉农街道。
四、人口面积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2千米,总面积95.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林业面积5.2万亩。辖区人口6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4.45万余人,常住人口3.53万余人,农业人口2.65万余人以汉族为主。
东阳渡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制造强区、文旅兴区”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党的建设、项目发展、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综治维稳等各项重点工作,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对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