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坳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方案

              
【字体:

为深入推进我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进一步优化村镇软硬环境,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根据《茶山坳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方案》精神,对照《珠晖区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总揽,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主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村镇软硬环境,大力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镇文明程度,建设体现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创业之美的“五美”文明村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7年,将我镇创建为国家级文明镇;镇内所有行政村全部创建为市级文明村。
三、工作标准
(一)创建活动丰富多彩。 开展创建“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农民参与率100%;全镇开展文明生态村、文明信用村、文明小康村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确保所有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的文明标准;开展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开展农村志愿活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订立乡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无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二)村容村貌整洁优美。 制定实施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特别是交通、供排水、供电、通讯、公厕、医疗等设施网点布局合理;合理利用土地,有效保护耕地、自然历史文化风貌、古村落、古建筑以及古树名木;加强小城镇建设步伐,整治镇容街貌,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工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实施乡村清洁工作,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垃圾清运处理及时,无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流等脏乱差现象。
(三)经济文化建设稳步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名优特农产品;发展规模化的种养基地,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配套必要的文化、体育设施,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建设乡村文化广场;有群众性文艺队伍和文艺活动骨干;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有序。
(四)社会风尚日益向好。 开展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雷锋精神教育活动;开展科学知识、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普及,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红色旅游,打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积极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村镇社会治安良好,无恶性案件,无黑恶势力,无非法宗教和邪恶活动。
(五)基层组织坚实有力。 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内监督等方面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党务工作规范,影响和制约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更加坚定,经济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
四、工作重点
以制定科学规划、整治村容镇貌、完善公共设施、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倡导文明新风尚为主要创建内容,精心谋划、分类指导,联片创建、整体推进,形成一批文明新亮点,带动整个文明村镇建设。
(一)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以村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乡村道路、农业基地设施等范围内的暴露垃圾,以及东外环线、茶金路等主次干道的白色暴露垃圾为重点,综合整治环境卫生;认真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强化全民创建的责任意识;严格实行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整治渣土运输抛撒和污染;抓好东环市场和金甲岭集镇摊担点的保洁;积极开展各类卫生普及活动,教育市民尊重科学,掌握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创造良好卫生环境,普及农村合作医疗;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二)抓好村镇交通秩序管理。 强化村民交通意识,做到堵疏结合;市场交通秩序做到集贸市场整洁有序,门店招牌规范整齐,门店门口无乱堆乱挂,街道、人行道无占道经营、无沿街聚众娱乐,门店无假货、劣质货;停车场车辆停放有序,街道无车辆乱停乱放,摩托车、自行车进入指定地点有序停放,要在规范交通秩序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加强城镇建设管理。 进一步推进我镇集镇整治“10+3”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实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扶贫重点村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镇村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升级改造10KV以下农村电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树立城镇形象。
(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广泛开展“三关爱”志愿者服务活动。包含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广泛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以网络传播为平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建立一群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五)开展创建平安和谐茶山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活动。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基层单位普遍开展创建文明单位评选活动;引导全镇干部群众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新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镇党委、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形成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相关办所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其中,镇农业办要负责牵头、指导、推进、督查;镇宣传室要负责宣传发动、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申报推广;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创建思想,树立创建信心,不断提高广大村民对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村民“说文明话、走文明路、行文明车、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加入到文明村镇创建工作中来。
(三)建立激励机制。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补助给每村,对创建成功的省、市级文明村要安排相应经费对其进行奖励。
(四)强化督促检查。 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每月一暗访,每季度一排名、一通报、一奖评,并将有关情况进行公布通报。各级各部门要对照目标要求,狠抓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确保按照进度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附件1:珠晖区文明村镇考评细则(试行)
附件2:茶山坳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1:            
珠晖区文明村镇考评细则 (试行)
村镇:                          
考评
项目
考评内容
考评标准
考评方法
自检
得分
考评
得分
领导班子
坚强有力
12
班子建设
1. 党委、党支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健全,能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干部坚强团结,廉洁奉公,民主管理,开拓创新,干群关系融洽,在群众中威信高。(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创建工作
1.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有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创建工作人财物有保障,创建活动落实。(3分)
问卷调查
 
 
村镇经济
发展壮大
16
经济发展
1. 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规范经营行为。(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为农民增收服务,村镇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农民生活
1. 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分)
审核材料
 
 
2.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3分)
问卷调查
 
 
思想道德
风尚良好
15
思想道德教育
1.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经常化制度化。(2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农村的各项行为准则和村规民约中,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阵地建设、校园环境整治、网吧治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成效明显。(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风尚良好
1. 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常年开展主题鲜明的学雷锋活动。(1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设立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故事,崇德尚善,让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共识。(1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1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4. 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1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5. 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聚众赌博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2分)
问卷调查
6. 积极推进殡葬改革。(1分)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村容镇貌
整洁有序
15
村镇规划
1. 村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用设施逐步配套。(3分)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3. 保护耕地措施得力,科学合法用地。(3分)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环境保护
1. 环境整治力度大,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爱绿护绿、清洁环境卫生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绿化、美化、净化效果明显。(3分)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2 . 村镇范围内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无污染事故发生。(3分)
问卷调查
 
 
科教文卫
稳步发展
15
科教文体活动
1. 坚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广致富实用技术。(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2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体育设施较为齐全;组织问题志愿者开展问题志愿服务活动。(3分)
听取汇报
实地考察
 
 
卫生保障与计生工作
1. 卫生保健网络健全,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卫生防疫措施落实,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2分)
问卷调查
 
 
3.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计划生育达标。(2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社会治安
状况良好
15
法制教育
1. 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社会治安
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村镇治安防范网络健全;组织志愿者参加村镇群防群治活队伍,开展治安巡查、基层治安维护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治安形势平稳,群众有安全感。(3分)
问卷调查
 
 
2. 村连续两年以上无刑事案件,乡镇连续两年以上无重特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活动。(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基层民主制度
健全有效
12
基层民主建设
1. 重视基层民主建设,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保障.(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2. 乡镇人大代表依法直接选举产生,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3. 村委会依法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融洽,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3分)
听取汇报
审核材料
 
 
村务管理
1. 村务管理规范有序。(1分)
问卷调查
审核材料
 
 
2. 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2分)
问卷调查
审核材料
 
 
特色加分项目
荣誉称号
近2年来获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每项1分,5项以上(含5项)得5分。
审核材料
 
 
整体形象
规划合理、环境整洁、生态协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满分10分
实地考察
 
 
否定指标
 
1. 近两年来领导班子成员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2. 近两年来发生重大社会治安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3. 近两年来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问题
4. 近两年来出现 “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征求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环保珠晖分局、区人口计生局、区610办等部门意见
 
 
 
 
 
 
 

茶山坳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罗军荣 
第一副组长: 凌   浩 
常务副组长: 贺海啸
副    组   长: 陈永进    段  斌     唐   伟   肖琪琳 
贺康政   刘秋宝    尹鹏飞   倪亮亮 
黄   维    吴文波    张振清  
          员: 李先平     李  滔    肖茂刚   谢文彬
                      李   鑫    陈文斌    陈   晖   熊小兰   
                                            刘金燕    唐春发    熊   弘   王    健
  谢军芳    李建华    曾庆彤   唐剑锋
  曾  昕    周雄志   李清明   陈元科
  王成军   王鸿禧    胡余龙   刘朴兵
                         贺光权   周嗣鹤    王方林   郭桂林
罗振林    宋安和   肖利民   熊忠甲
                      曾德军    陈和平    宋孝生   范祥林
                         陈尧生   刘忠云    李东明   刘开林
李卫国    刘秋良   陈先良   成振坤
                         许太吉    刘冠群    吴 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李先平,办公室成员:曾海波、刘诗庆、刘璐。办公室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并加强与区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