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农商系统启动"整村授信" 更好服务"三农"
为做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做深做透农村金融市场,根据《衡阳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任务分解》文件要求,省农信联社衡阳办事处在全市选取衡阳县梅花村、衡南县恒星村等9个行政村启动"整村授信"试点工作,按照"村村寨寨有人管、家家户户有人问"要求,深入访、全面录、综合评、公开授、充分用,建立"农商行+党支部+金融联络员+农户"四级联动机制,对村民进行信息采集和评议授信。现将相关事项报告如下:
一、试点基本情况
全市试点9村,共有137个村民小组,4816户,18645人,农商银行信息建档4816户,信息采集面100%。在4816户农户中,有1071户因年龄超过规定不符合授信要求,不良贷款客户175户,空挂户78户,不良恶习户81户,符合授信条件的3327户。经村组推荐,五老评议,农商银行走访,已对2761户进行预授信,预授信覆盖面82.99%。已录入信息系统的授信客户1681户,有效授信金额22967万元,授信覆盖面50.53%,用信户数510户,用信覆盖面15.33%(用信户数/符合授信条件户数),用信余额8282万元,户均用信额度16.24万元。
二、工作举措
(一)整村授信覆盖面得到有力提升。一是信息采集面和授信覆盖面提升。9个行政村共采集客户信息4816户,信息采集覆盖面100%。9个行政村签订框架授信金额合计98000万元,户均20万元/户授信额度。其中南岳区延寿村有效授信金额6579万元,合作协议授信满足率达82.24%,高于全市58.50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产品供给多样丰富覆盖面提升。组建了9个村干部微信群,建立与村干部的常态化沟通、共同为农户做好金融服务,微信群成员达3950余人。银行卡、ETC、手机银行、便民卡、水电代缴等金融产品多样化满足农户金融需求,家家户户均有农商银行至少一款或多款金融产品,不断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三是金融联络普惠专干服务覆盖面提升。探索金融联络员制度和合作机制,聘请普惠专干9人,保证每村至少聘用一名普惠专干,合理计发普惠专干金融服务费用,普惠专干在家族交流微信群,常态化的普及金融知识和宣传金融产品,宣讲信贷政策,推广信贷产品,通过普惠专干,夯实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二)普惠功能得到有效加强。一是建立普惠走访常态化机制。常态化开展客户大走访活动,定走访目标、走访时间、走访内容,规定走访动作。走访中宣传惠农政策、普及金融知识、询问金融需求。9个行政村累计走访客户3167户,走访覆盖面65.76%(走访覆盖面=走访户数/目标村户数)。二是建立普惠活动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支部联席会议、党建活动、公益活动、屋场恳谈会、金融夜校、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9个行政村共开展各类共建活动达95余次,月均3次/村,有力引导农户正确投资,财产保值增值。三是建立普惠宣传常态化机制。营业网点和村组主要干道悬挂宣传横幅、活动海报等宣传物料,在农村圩场定期设立了活动咨询台,向过往村民发放了反洗钱、防诈骗、非法集资等宣传单,并围绕真假币辨别、网络安全、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现场向村民进行解答。提高了广大村民对假币、电信诈骗、征信、非法集资等基本金融知识的认识,增强了他们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意识。
(三)普惠金融服务得到全面强化。一是村门口就能享受金融服务。"一门式"服务中心进驻全面落地,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设备、统一服务流程。福祥E站入驻一门式服务,村民在村部就能办理小额存、取、转账业务、社保、医保、水电费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2021年一季度,9个验收村福祥E站共服务435余人,2175笔业务。二是足不出户使用贷款。推行"一次授信、循环三年、用时起息,随借随还"信贷产品,使用福祥E贷和"手机银行+便民卡"放款模式,只要开通了农商银行手机银行,就行在线上自助放款,极大提高了客户满意度,真正实现7*24金融服务。三是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整村授信试点工作以来,9个行政村新增授信客户547户,金额5670万元,发放贷款112户,金额2008万元。南岳区延寿村、衡南县恒星村、常宁市东江村、衡东县柴山洲村、衡阳县梅花村授信覆盖面分别为100%,60.29%,52.09%,51.52%,50.83%,均高于9个验收行政村的平均值。常宁市东江村、衡南县恒星村、衡阳县梅花村3个村用信覆盖面超20%,最高的常宁市东江村达38.60%。
三、成果运用
截至2021年7月辖内农商银行共和2259个村签订了整村授信协议并通过整村授信对77090户进行了授信,授信78亿,用信41.77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