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落实“双减”政策“隐形变异”
10月28日,湖南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下发《关于建立全省“双减”问题监督举报长效机制的通知》,以培育良好教育生态,确保“双减”工作任务落实落地。《通知》明确了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督举报方式受理举报投诉范围,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发现的“双减”问题线索进行举报。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表示负担减轻了不少,预示着这一轮“减负”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一些机构明却悄悄“变异”,将补课班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有的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无证非法开展学科类培训;有的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有的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非法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等隐蔽场所,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保障“双减”意见落地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就要担起监管责任,秉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监管理念,对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从严从细加强日常监管,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要严厉打击,该取缔的要依法取缔。
教育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监督举报长效机制,加强对下一级教育、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宣传“双减”政策、受理“双减”问题举报投诉情况的督导检查,对敷衍塞责、工作不力的地方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有利于压实教育、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任,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指导学校更好地做好“双减”有关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关心,把落实“双减”工作放到政治监督的高度深入推进,以监督推动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等实际成效,着力监督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为办好群众满意教育保驾护航。
要强化督促检查,通过工作提示、调研督导、日常监督等方式,督促各地党委政府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对“双减”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围绕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群众举报问题线索核查等情况开展深入检查,把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与深化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坚决防止“双减”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同时,要注重畅通“双减”工作监督举报渠道,建立问题线索快查快办机制,有力推动教育、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的治理专班抓好违规办学、违规补课问题的整治。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问责。(珠晖区纪委监委 黄欣)